欢迎光临乐鱼最新首页登录,专业生产旋转接头,传感器,各种泵,阀,以及销售轧机配套的进口液压件 欢迎来电咨询!
乐鱼最新首页登录多年专注旋转接头研发制造,旋转接头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029-8115 4795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艾布拉姆斯”坦克即将登陆俄乌战场它会步“豹2”之后尘吗?

来源:乐鱼最新首页登录    发布时间:2023-10-14 15:20:32

  随着俄乌战事向消耗战和长期化的方向发展,来自西方的各式重型地面主战装备也陆续出现在俄乌战场之上。

  随着俄乌战事向消耗战和长期化的方向发展,来自西方的各式重型地面主战装备也陆续出现在俄乌战场之上。在这些武器装备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代表西方主战坦克顶配水平的“三剑客”:德国“豹2”、英国“挑战者2”和美国“艾布拉姆斯”,前两者已经在乌军的夏季大反攻中先后亮相,并已有被俄军击毁的影像或消息传出,而姗姗来迟的“艾布拉姆斯”会有怎样的表现,就成为备受军迷关注的话题。

  2023年9月初,有报道称在驻德各美军训练基地接受“艾布拉姆斯”坦克作战训练的约200名乌军官兵,包括坦克车组成员和后勤保障技术人员,已经在霍恩费尔斯训练场完成了营级坦克对抗联合作战演习,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相关训练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霍恩费尔斯训练场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占地约163平方千米,包含1345座训练设施,总长度超过320千米的野外道路和多条越野小径,是美国陆军多国联合战备中心所在地,也是美国在本土以外唯一的陆军战斗训练中心。在霍恩费尔斯完成作战演习,标志着来此训练的乌军坦克兵已经具备实操车辆执行战斗任务的能力。

  ■在德国霍恩费尔斯训练场参加“盟军精神2022”国际军事演习的美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乌军坦克兵是从2023年5月下旬开始接受M1坦克的训练,按此计算训练时长大约为三个月,持续14周左右。美国陆军在本宁堡基地进行的M1坦克标准训练课程为22周,相比之下乌军坦克兵的训练时间缩短了不少,不过考虑到乌军选派受训的人员肯定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可能省略某些基础科目,这个训练期也算合适的。但是,除了车辆驾驶和武器操作外,乌军人员还需要学习美军和北约的坦克协同战术,以及车辆装备的保养、维护和修理等技能,从这个方面看,14周的训练时间又显得相当紧张了。

  ■2023年7月14日拍摄于德国格拉芬沃尔的一辆美国陆军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安装了扫雷滚筒,预计它将很快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

  2023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向乌克兰提供31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当时德国要求必须在美国承诺援助M1的前提下,才会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如今“豹2”早已现身战场,“艾布拉姆斯”却迟迟未至。为了加快交付速度,美国人在3月将原定援助乌克兰的M1A2型坦克降级为更早期的M1A1型,以缩短翻修和调整坦克配置的时间,当时五角大楼新闻秘书帕特里克·莱德准将声称,美军将提供“与M1A2非常相近的能力”。

  在8月底曾有美国防部官员透露,美国援乌的31辆M1坦克正在进行“最后的整修”,预计将在秋季运抵乌克兰。9月19日,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德国拉姆斯泰因防长会议开幕式上宣布,美国承诺援助的M1坦克“将很快抵达乌克兰”。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对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第一辆M1将在下周到达。”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就是美国陆军装甲部队的主战装备和最佳搭档,如今这一组合又将在俄乌战场上经历考验。关于这两款战车的各项性能指标早已广为军迷所熟知,它们相对于苏俄系同类装备的技术优势也已被以往的多次战争所证明。

  不过,只看光鲜亮丽的纸面数据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些钢铁巨兽的实际作战表现。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到底有哪些优点和弱点?在实战中会遇到何种困难?到底好不好用?对这样一些问题最有发言权的还是美军坦克兵们。在30多年前的海湾战争中,M1坦克和M2步兵战车首次得到大规模战场运用,而战后美军对它们的评价能够给大家提供针对以上问题的最佳答案,也有助于外界预估“艾布拉姆斯”未来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和作用。

  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多数人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在长达42天的空中打击之后,以M1“艾布拉姆斯”和M2“布雷德利”为核心力量的多国部队装甲集群掀起一场“沙漠风暴”,席卷了伊拉克军队的防线小时即告结束,迫使萨达姆签署城下之约。

  ■1991年2月15日,美军第3装甲师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正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执行任务,远处能够正常的看到一辆M2/M3“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以及长长的后勤车队。

  然而,在赢得战争之际,美国人并未陶醉在胜利之中,而是迫切想了解军事行动的得失经验和武器装备的真实表现。在战争结束不久,美国国会众议院就要求政府对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的实战表现做全面调查,有关部门随即在1991年4月至11月间,按照政府审计标准组织相关调查工作。为了获得关于战车性能的第一手信息,调查人员分别访问了参加战争的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2装甲骑兵团和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师、旅、营、连、排各级指挥官,以及有实战经历的车长、炮手、驾驶员、机械师和后勤人员。

  为了跟进上述人员所反映的各种各样的车辆问题,有关部门还与以下各相关的美国陆军和国防部机构进行了讨论:

  截至1991年2月26日,美国陆军在波斯湾地区共部署有3113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其中2024辆属于前线辆作为预备队。在前线辆坦克是M1型早期型。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在波斯湾地区部署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共有2200辆,其中1730辆配属于前线辆为预备队。在一线高生存能力型。

  ■1991年2月“沙漠风暴”行动前夕在前沿集结的美军M1“艾布拉姆斯”坦克集群。

  根据参战美军部队的反馈和评价,M1主战坦克表现出相当高的可靠性,按照有关方面在调查中所采用的标准,即以坦克能否移动、开火射击和进行通信来衡量(这个实战标准与制造商在手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不同),M1坦克的战备率超过了90%。美军坦克兵普遍反映,只要有必要的备件和维修用的零部件,M1坦克在整个地面作战期间的可靠性表现都非常好。

  ■从一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驾驶员视角向北眺望伊拉克三角洲公路。

  M1坦克在沙漠环境中具备良好的速度、敏捷性和机动能力,虽然重量超过60吨,但在战斗中并不显得笨拙,而是相当快速灵活,可以在松软的沙地或岩石地形上有效机动。车组成员认为M1坦克“掌控着(战斗)节奏”,几乎只有M2步兵战车才能跟得上它的速度。

  在火力方面,美国陆军物资系统分析活动中心的评估认为,M1A1的120毫米火炮在战斗中达到的精度水平超过该中心的战前预测值,并认为这个结果来自于三方面的原因:

  1、M1坦克超强的瞄准能力,使美军能够在沙尘暴和烟尘等能见度较低的战场条件下仍旧能远距离击中伊军坦克;

  2、战斗维持的时间短,部队和装备的损耗都比较低,因此能保持较为优良的状态;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使用120毫米坦克炮进行实弹射击,在海湾战争期间M1系列坦克表现出明显的火力优势。

  在生存能力方面,M1坦克同样表现不俗,坦克设计的弹舱泄压防爆板和灭火抑爆系统提高了车组成员的生存能力。当然,这也与对手的实力不强有很大关系。根据美国陆军负责作战和计划的副参谋长办公室提供的数字,在战争期间共有23辆M1坦克被击毁或损坏,在被击毁的9辆M1坦克中,有7辆是被友军误击导致的,另外2辆则是因为失去行动能力后为防止被缴获而故意摧毁。也就是说,没有一辆M1坦克是被伊军击毁的。

  美国陆军经验总结中心了解到,一些M1坦克被伊军的T-72坦克正面击中,但并没有导致非常严重损伤。在战斗中有一辆M1坦克被2000米开外的T-72坦克命中两次,一枚炮弹从坦克上弹开,另一枚炮弹则嵌入了坦克的装甲而未能穿透。

  ■一辆于1991年2月26日被友军误击摧毁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隶属于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生前”遭受两次打击:分别是击中后部的“地狱火”导弹和从左向右贯穿后部的坦克炮弹,一名车组成员受伤。

  然而,完美无缺的武器是不存在的,M1主战坦克在表现出上述性能优势的同时,也被某些相伴而生的缺陷和不足所困扰,首当其冲的就是坦克的高油耗问题,这是追求强劲动力和高速度的代价。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动力包组件包括霍尼韦尔AGT1500燃气轮机、艾里逊X1100-3B变速箱和其他部件,是单一的集成动力装置。

  在地面战斗作战期间,为坦克加油永远是参谋们制定作战计划时需要仔细考虑的主要的因素,只要有机会就要把油箱加满。开战前,美军各装甲部队都专门演练了加油操作,包括在行进中加油以及为坦克纵队加油,作战计划则要求每隔3~5小时就要加一次油,这给后勤单位造成的巨大压力是普通人很难来想象的,也许只有美军才能维持这样的操作。

  M1主战坦克的总燃料携带量为1893升,在车体内设有四个油箱,前后各两个。坦克在运行时优先使用后部油箱中的燃料,然后由前部油箱补充。战争期间,美军装甲部队主要加注M1的后部油箱,部分原因主要在于坦克的前部油箱口被炮塔挡住,加油操作繁琐。因此前部油箱一般作为备用,美军的策略是尽可能保证M1坦克的后部油箱从始至终保持加满状态。

  ■一辆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的M1A2主战坦克在进行加油操作,在海湾战争期间,M1坦克每隔3到5小时就要加油一次。

  据美国陆军装甲部队估计,M1巡航时的耗油量大约为每百千米1647升,也就是说加满油之后坦克只能跑大约115千米。而且,由于M1使用的是燃气轮机,在怠速时的耗油量和巡航时相差无几,而在战斗中,M1坦克约有70%的时间处于空转状态,以便为车载电气系统提供电力。通过上述介绍可知,M1坦克在作战时单纯依靠内部油箱所能实现的机动范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是一头名副其实的“油老虎”。

  促使美军采取频繁加油策略的另一个因素是M1坦克的燃油泵不可靠,常常会出现故障。

  M1的燃料通过后部油箱内置的燃油泵输送至发动机,两个后部油箱是相通的,因此即使一个油箱的燃油泵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也不影响发动机工作。在战争期间,M1的燃油泵故障率非常高,美军装甲部队反映坦克经常在只有单台燃油泵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维持运行。一旦两个后部油箱内的燃油泵都发生故障,坦克发动机仍可以依靠重力获得燃料,但输出功率和行驶速度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SP-2301燃油泵,价格为985美元。不过不清楚这是原始型号还是经过改进后的型号。

  更换故障燃油泵也不容易,所需的维护时间非常长。更换右侧燃油泵大概需要4~5个小时,左侧燃油泵因位置关系更换相对容易,但也需要2~3个小时,这在战斗中几乎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还一定要保证备件供应充足。

  除了后部油箱的燃油泵之外,还有连接前后油箱的燃料输送泵也是一个问题点。按照设计,当后部油箱的燃料存量降至12.5%时,就会启动燃料输送泵,将燃料从前部油箱补充至后部油箱。如果输送泵发生故障,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M1没办法使用前部油箱的燃料,导致可用燃料仅剩一半,这对于“油老虎”而言实可谓“雪上加霜”。据参战的美军装甲部队反映,M1坦克的燃料输送泵故障率也很高。第1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车组成员称,由于燃料输送泵的问题,一个连的14辆坦克中有3辆没能及时参加战斗。

  ■美军后勤人员在为一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前部油箱加油,而在战时美军通常优先加满后部油箱,将前部油箱作为备用。

  燃料输送泵的问题可能要部分归咎于美军所采取的加油策略。由于总是将前部油箱作为备用,燃料往往会在前部油箱中停留过久,导致燃料中析出的沉积物逐渐堆积在油箱底部。当燃料输送泵启动时,沉积物会堵塞油路并造成输送泵损坏。在美国陆军的战后报告中,所有受访的装甲旅长都报告了燃油泵和输送泵的问题,而且获得备件也不容易。

  M1主战坦克配备的1500马力(1103千瓦)燃气轮机需要大量进气才能发挥最佳性能。在研发过程中,其进气系统在欧洲和美国本土接受了严格的环境考验,这中间还包括在位于加州的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沙漠环境下的运行测试,因此理论上M1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能适应沙漠作战的。

  ■在加州欧文堡陆军国家训练中心进行训练的M1A1主战坦克,这里的环境与中东地区还是有所差异的。

  然而,波斯湾地区的沙漠与美国本土沙漠不一样,这里存在大量类似于滑石粉的细微沙尘,令M1坦克的空气过滤系统颇受困扰。在坦克高速行进时,大量细沙被扬起到空中,积聚在车体后部的进气口上,逐渐堵塞了空气过滤器,使发动机进气量减少,动力下降。在极端情况下,细沙甚至会穿透空气过滤系统,使发动机受损。

  ■美国陆军第116重装甲旅战斗队第145支援营F连坦克机械师,一级军士长保罗·赫西正在修理M1A2 SEP V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发动机。

  几乎所有美军装甲部队都遇到了因吞沙而导致的发动机损毁情况,坦克车组成员不得不在每次加油时都对空气过滤系统来进行检查和维护,也就是说大约每隔3~5小时就要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洁或者加以更换。就算是如此密集的维护工作,也没办法避免一些坦克在战斗过程中因空气过滤器堵塞而失去动力。例如第2装甲骑兵团的车组反映,由于遭遇沙尘暴,连里有5辆坦克熄火,他们只好从坦克里钻出来清理空气过滤器,但重新再启动后还没到15分钟,5辆坦克中又有2辆因吞沙而再度抛锚。

  自1980年代初服役之后,美国陆军一直对M2步兵战车的战场生存能力有所怀疑。1985年3月至1987年5月,美国陆军对M2进行了一系列实弹攻击测试,证实了在当时的配置条件下,M2很容易被反装甲武器击毁。因此,在1980年代末期,美国陆军推出M2A2型步兵战车,重点改进其生存性,主要措施包括:

  l将内部存放的25毫米链炮弹药和“陶”式反坦克导弹移至乘员舱后部的较低位置,并尽可能将信号弹和照明弹等爆炸物存放在车体后面的外部储藏室;

  l将发动机功率从500马力(367.75千瓦)增加到600马力(441.30千瓦),以适应因生存性改进而增加的车重;

  ■参加海湾战争地面作战的美国陆军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在地面战斗开始前进行最后的训练和调整。

  按照与M1坦克相同的实战标准(能否移动、开火射击和通信)来衡量,M2的可靠性表现更突出。最新的M2A2车型在地面作战期间的战备率达到了92%~96%,较老的A0和A1车型为89%~92%。美军车组成员和机械师也都一致认为,A2车型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均优于老型号。

  同样来自美国陆军负责作战和计划的副参谋长办公室的数字,在战争中有20辆M2战车被击毁,另有12辆受损,但4辆很快就被修复,其中友军误击造成17辆M2被毁,3辆受损。大部分被击毁的M2战车是因为受到坦克或重型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这已经超出了它的设计防护范围。美军车组成员一致认为,A2型的生存性改进让他们在战斗中感觉更加安全。

  但是,M2装备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并不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在3750米的最大射程上,“陶”式导弹大约需要飞行20秒才能击中目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M2一定要保持静止状态,因而很容易遭受敌人的火力打击。此外,由于当时战车上还没有装备激光测距仪,而在开阔的沙漠地形中往往很远就能发现目标,导致很多炮手在导弹射程之外就向目标开火,白白浪费弹药。

  前面提到,M2步兵战车几乎是唯一能跟得上M1主战坦克速度的车辆,在沙漠地形中M2的机动性表现良好,特别是最新型的A2换装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后令车组成员更加满意。

  与M1坦克不同,使用传统柴油机作为动力的M2战车基本不存在油耗和续航能力的问题。一些车组成员表示,在M1坦克加油时,他们的M2战车油箱从来就没低于半箱油的情况。

  ■隶属于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纵队正在进行加油作业。

  虽然机动性表现上佳,但M2战车的倒车速度却遭到一些车组吐槽。前进时M2完全跟得上M1,但倒车时两者的差距就显得有一点大了。M1坦克的倒车速度能达到32千米/小时,而M2只是略微超过11千米/小时。在战斗中曾经发生过M1坦克快速倒车,而将M2战车甩在前面孤立无援的情况,此时如果要想跟上M1,M2只能被迫掉头,从而将更脆弱的尾部暴露给敌人。

  在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中,后勤几乎总是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哪怕是美军也不例外。在海湾战争期间,由于在沙特阿拉伯匆忙建立的战区后勤系统很不成熟,导致某些美军装甲部队经历了严重的零部件短缺问题——原本属于他们的大批备件和维修零部件被送往其他部队,还有一部分物资在部队抵达战区后没有送达,例如美军第1装甲师在波斯湾地区所需的备件和维修零部件只有大约50%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队的后勤人员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方面通过派驻港口的供应官在堆积如山的物资中寻找所需部件,另一方面通过当地采购、与其他友军交易以及从报废车辆上拆除零部件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美国陆军的修东西的人正在科威特为一辆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重新安装重达30吨的炮塔。

  其实美国陆军的后勤部门在物资的紧急采购和调拨方面还是相当努力的,大批零部件迅速从美国和德国发往战区,但由于供应系统的分配混乱,战区后勤人员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手里有哪些零部件,也不知道它们究竟存放在哪里。运输也是一个问题,卡车数量有限,而且前线部队的位置变化很快,有时补给卡车特别难找到对应的单位。在很多美军装甲部队的人员看来,幸亏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维持的时间很短,如果战斗旷日持久,后勤问题迟早会影响到美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的火力射程和观瞄系统能力不匹配,被实战证明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M1的120毫米坦克炮有效射程超过3000米,M2的25毫米链炮有效射程超过2500米,而车上携带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超过3750米。但两者的综合光学/热成像瞄准装置却无法分辨出1500米~2000米以外的目标是敌人还是友军,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这个距离甚至会缩短到500米~600米或者更近。

  这个问题极大限制了M1和M2战斗力的发挥——它们在等待别的方面提供更进一步的目标信息时不得不暂时停止射击,而且还大幅度的增加了友军误击的可能性。在1991年8月对海湾战争的总结中,美国国防部报告了28起友军误击事件,其中有10起涉及美军坦克击中其他友军目标,从前面介绍的M1坦克和M2战车在战争中的损失情况,也能看出友军误击问题的严重性。

  美军装甲部队当然不可能只靠M1和M2这两款战车作战,还需要诸如装甲抢修车、坦克运输车等辅助车辆执行战斗支援任务,以保证主战车型的顺利作战。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国陆军装甲部队的装甲抢修车为M88型,最初于1961年投入战场,后来升级为M88A1型,能够牵引重量低于60吨的车辆,但M1主战坦克已超越了这个标准。美国陆军当然早就了解这一个情况,他们在1981年确定需要一种改进型抢修车,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落实。

  1988年的一份分析报告说明,M88A1缺乏足够的重量、动力、机动性和起重绞盘能力来回收M1主战坦克,海湾战争仅仅是这份报告的一次全面实战证明。在战争期间,通常都需要两辆互相密切配合的M88A1才能回收和牵引一辆受损的M1坦克,但此时最高牵引速度只能达到8千米/小时,哪怕是这种“龟速”也经常会导致M88A1的发动机或变速箱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另外,这种抢修车在公路行军时也很难跟上快速行进的装甲纵队。

  ■美国陆军第106支援营D连的履带车机械师德里克·斯帕克斯准尉,正在引导M88装甲抢修车将履带拉回到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上。

  由于M88A1的性能不足,美军装甲部队常常使用另一辆M1坦克来回收受损坦克,这样就等于同时有两辆坦克退出战斗。而且坦克在被其他坦克回收时可能会受损,例如第1装甲师的一辆M1坦克在被另一辆M1坦克牵引时,车上的弹药被牵引坦克排气管的高温废气引燃,导致被牵引坦克受到更大的损坏。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一个旅甚至会出现了不得不使用M1坦克来牵引M88A1抢修车的情况,沦为战场笑谈。

  除了M88A1之外,美国陆军原有的重型设备运输车辆也不能适应超重的M1主战坦克,因为这些车辆同样是设计用来运输不超过60吨重的装甲车辆和装备的,而M1A1主战坦克的重量已经接近70吨。

  ■美军使用重型牵引车和重型半挂车运输“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摄于2008年。

  根据报告,美军的重型运输车在运载M1坦克时常常会出现爆胎、车轴弯曲等问题,总体上并不可靠。除此之外,重型运输车的数量也不足。海湾战争时,美国陆军的重型运输车只有456辆,却需要运送总数大约5000辆的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为了弥补缺口,美军不得不从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德国和美国本土紧急采购、租赁或获赠474辆重型运输车,以及使用由沙特和埃及提供的另外365辆重型运输车来应急。

  海湾战争证明了美国陆军的M113装甲车已经过时。虽然运输步兵的M113已经基本被M2取代,但依然有一些采用M113底盘的车辆与M1坦克及M2战车配合使用,如M577装甲指挥车、M548装甲货车等,它们严重拖慢了装甲纵队的行军速度。第1机械化步兵师在战后的报告中认为M113系列“必须升级或淘汰”,并直言M548“是个垃圾”。

  此外,当时美国陆军使用的M109自行榴弹炮也已经没办法跟上新型的M1/M2的速度了。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生产的老式2.5吨和5吨卡车都在海湾战争中被证明已经不堪大用,既不可靠也缺乏与新型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相称的速度和机动性。

  美国人对于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的实战总结让我们认识到,只看纸面数据是不可能深入透彻地了解一款武器装备的,它们只有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下,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并且充分暴露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再天才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制造出毫无问题的产品,把握正确方向并一直在改进完善是必由之路。即将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已经登场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肯定早已对30多年前那场战争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但是新的战场环境和新的战争方式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2023年6月26日出现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前线“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隶属于乌克兰陆军第47机械化独立旅。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还能看到重装甲部队构建和运用的复杂性。车辆本身就是一种很复杂的机器,大约30年前开车还是一种高级技能,那时的司机不仅要会开车,还得掌握点修车的本领,不然分分钟会被扔在路上动弹不得。现在开车不算个事,一方面是由于制造技术提高了,另一方面4S店和保险公司的服务全面到位,但战场上可没有这些东西。

  战斗车辆的复杂性远非民用车辆所能相提并论,所面临的使用环境却又极其恶劣。因此对于所有复杂装备来说,切记;“有某种装备”和“能用某种装备打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脱离了美军的体系,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乌克兰人手里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

  尽管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但在美国人各种对战争的总结分析中几乎看不到什么溢美之词,正如上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找问题说不足的篇幅要远高于谈成绩的篇幅。回想美军从一战时谁都看不上的稚嫩走到如今,真心感觉他们就是在亲身实践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的一句话: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 3646 1523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9-8115 4795

二维码
线